王明的父亲王世伟是个苦命人,读到三年级就没了书读,从那时起就开始担起家里的担子,上山砍柴,插秧种田,几乎家里的力气活都是王世伟包揽了。王明的爷爷王成昌有八个孩子,四个男孩,四个女孩,十口之家在60年代的江西农村很难有一口饱饭吃,王世伟上头有两个姐姐,他作为家里最大的男娃,无疑是为家里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王成昌是个彻头彻尾的势利眼甚至可以称之为坏种,不仅没有把王家这个大家庭带向所谓富足的境地,反而搅的家里不得安宁,王世伟的兄弟子妹之间并不团结,反而总是有勾心斗角的情况存在。
至于王明的爷爷王成昌,他本来是姓陈的,但是他的地主舅舅膝下无子,并且王成昌的生父家里穷的叮当响,不得已把王成昌过继给了他的地主舅舅王从喜。话说这个王从喜,真是个精明人儿,他天生就是个做生意的福气命,从王成昌家中墙上的画像就可以看到:高高的颧骨,瘦长的面庞,一脸端庄相儿。王从喜是浙江绍兴的地主,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打压被迫逃难到了江西,如果没有被打压,王世伟一家子的生活境况一定不会是这样窘迫的境地。
王世伟十几岁就跟着王成昌学会抽烟喝酒,二十出头就跟另一个村的高家姑娘结了婚,那时候的江西农村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只能在地里谋生计。王世伟结了婚之后就和他父亲分了家,买了别人家的一间黄土屋,农忙时候种地,农闲的时候就上山搞竹子补贴家用,家里穷的叮当响,年纪轻轻的王世伟又不知怎么的患上了肺结核,每天晚上甚至吐出血来。王世伟的弟弟王世光在兄弟里排行老三,是第一个外出打工的人。他去了福建谋生计,先是跟着别人做学徒,后来做起了五金饰品加工的生意,兄弟四人看到赚的盆满钵满的王世光,也都抛下了家里的那几亩耕地和竹山,纷纷前往福建谋生计。
王世伟真是个不折不扣的苦命人,他先在福建承包了某个工厂里的五金车间,后来那个工厂排挤他,王世伟又在福建辗转了几家工厂后决定前往浙江温州自己开一个小作坊自己单干。
就在温州,王明度过了他的童年。
2013年的春季学期,四处毫无依靠的王世伟只能把7岁的王明安置到了一个村级小学的分校。那个小学每个年级只有两个班——一班和二班。
第一天开学的时候,王世伟骑着白色的摩托车带王明去报道。小学坐落在一个小村子里,校门是金属制的铁门,上面有经典的尖刺,门上涂了温州特色的类似锡的颜色的涂料。四十五的王世伟步履端庄地来到了一年级一班的门口,这时候里面已经坐满了人,班主任郑小娟在讲台上指手划脚。“老师您好”王世伟鞠着躬,双手捂在裆前,以一副极其谦卑的姿态在教室门外问候了一声,“......”王世伟又连续问候了几声才引起郑小娟的注意,她缓缓地转过头来,放下手中的粉笔,把手机揣进兜里,扶了扶眼镜,从头到脚仔仔细细打量了王世伟一番,然后缓缓地吐出一个字“嗯?”看到郑小娟脚都没有挪一下,王世伟笑了笑便进去了教室,他在老师面前就像个做错事的孩子,说道:“我们是插班生,已经跟校长请示过了”王世伟说这些话时点头哈腰的,奴性毕现。这时的王明跟在王世伟的身后,他低着头,不敢看向台下的学生,冥冥中感觉台下的目光像千万根针一样刺透了他那幼小的心灵。“哦——,你,坐后面去吧”郑小娟指向了教室后面的一张空的木桌,见状,王世伟赶忙以强硬的命令的口吻叫王明去后面坐下。王明小心翼翼地走着,到了那张空的木桌前便坐下。这时候的王明和王世伟就像两个童养媳一样,大气都不敢喘,是的,两个一穷二白的外地人在本地人的地盘上只能低声下气地、如履薄冰地行事。
王世伟一直都想自己单干,但是刚到温州的王世伟身上只有五万块钱,没办法只能打电话给自己的三弟拖个关系在温州介绍一个承包模具车间的职位谋个生计。先是租了一个小小的套房,一年房租一万块,王世伟一家子加上王世伟的合伙人郭震国一同住在这套房里。但是这套房说起来也邪乎,就在2013这一年里就几乎要把王明送走。